中国经济观察网: 新闻频道 > 文教 > 正文

“身心之学”与“成人之美”:中小学《美育》读本的理想观照

分类: 文教

2022-06-24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一纲领性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指明了新时代美育工作的神圣使命、重要途径与根本原则。秉承这一思想,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和人民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了中小学《美育》读本。这套由美学家叶朗先生和顾春芳教授联合主编、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撰稿的读本是当代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凭借对心灵世界的关怀、对生命价值的探寻、对高尚情操的塑造、对经典作品的重视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吹来新风。

  西方艺术学科与门类制度的确立不仅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学院体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美育课程的设置,后者通常表现为单科性的艺术鉴赏与实践。克里斯特勒的研究指出,涉及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诗歌五种艺术形式的现代艺术系统是伴随资本主义艺术生产与消费体制兴起而确立的,有其时代必然性。但基础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专业从业者,而是以提高人的德性与修养,增强其综合素质和生命活力为己任。换言之,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承担着塑造人性与人格的重要使命。早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就借苏格拉底之口便指出理想的人的状态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谐和一致”,即身心的协调发展。卡西尔的《人论》一书认为,人身上并没有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抽象本质,因为人是文化的动物,并深受教育的影响,正是此种区别使人成为人。在这一意义上,审美教育追求的是“身心之学”与“成人之美”。

  《美育》读本的编写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读本围绕“神圣自然”“审美空间”“美的艺术”“传统文化”“美好的我”“人生境界”的主题展开单元框架的设计,意在引导小读者以纯粹的眼光认识自然与宇宙,从学理上认知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掌握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树立良好的品行与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拥有更高远的人生追求。这六个层次的结构编排隐含一种上升式的境界论理想。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境界,审美教育的目的便是使人们不断由较低的境界向较高的境界超越。张世英先生也认为,一个人从在“原始的天人合一”状态中朦胧地认知外界,到在“主客二分”状态中以知识性眼光探索外界,再到最终体悟“高级的天人合一”,感受万物之为一体,“灵明”逐渐照亮他生活于其中的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而审美教育便要不断启发“灵明”之光,使青少年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仍葆有人的本真状态,进而以仁爱之心观照万物。

  叶朗先生与顾春芳教授认为美育应以心灵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此一涵养生命的发心并非《美育》读本在通行做法之外另立新题,而是根植在中国文化传统与美育实践当中,深刻体现了独特的中华美育精神。《论语·宪问》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进一步阐释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前者追求自我的成长与完善,而后者则将学问当作谋取私利的手段。立德树人便是追求“成人之美”,以增强感受力、激发创造力、培育良好德性、点亮生命激情为目的。而孔子认为完善的人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教化涵养的是德性的教育、是“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徐干在其《中论》中也强调“以艺成德”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之用。体验式的审美教育将为抽象理念式的道德教育开山辟路,这是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王一楠)

  《美育》读本不仅秉持生命教育与心灵教育的理念,更落实为一种生活教育和历史教育。扎根时代、贴近当下的实践安排是读本的又一大特色,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祖国大地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发生着紧密关联。注重趣味的体验环节意在引领小读者因地制宜地感受星空大地、山川河流的宇宙秩序之美,感受春日微风、夏日虫鸣、秋日落叶、冬日飘雪的四时轮转之美,感受品茗饮食、赏雨闻香、抚琴观棋、山歌小调的生活风物之美,在心灵美、礼乐美、行为美之外,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沉浸式地感受美的多样性。

  除了对青少年生活世界的扩展,《美育》读本特别注重人文经典教育,力求给青少年人类文明生长方式开阔的历史视野,展现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与精华,突出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从汉字符号到文人书画,从魏晋风度到明清小说,从古希腊雕塑到现代艺术,从德国音乐到俄国文学,读本选编的经典文艺作品不仅使青少年感应五千年来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脉络,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更使其在感受人类历史辉煌成就的过程中体会人之为人的历史性存在,从而形成高雅的情趣,养成开阔的胸襟,生发出对家国、人类和宇宙无限的爱。

  讲求“成人之美”与“身心之学”的审美教育将指引人们追求更有意义、价值和情趣的人生,正如美的欣赏与美的体验终将指向美的创造。美育工作的这一使命与中华文明“人文化成”的传统精神一脉相通,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它也将为青少年拂拭心灵的尘埃,构筑精神的家园,照亮生命的意义。

来源:新华网

责编:果果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