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教
2022-06-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资源家底逐步摸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长城、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完成。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测量历代长城总长度21196.18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58处。全国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套。中国世界遗产56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
——保护状况持续改善。数千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实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文物价值阐述与宣传传播不断加强。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公布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全国1433个县区。
——考古实证文明脉络。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浙江良渚、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等一批重要遗址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雄安新区、冬奥场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有力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实施。
——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2021年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
——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依托文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总量达33家。5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19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先后部署实施36个项目,全国200余个科研团队参与科研攻关,多学科协同创新进一步深化。文物保护行业标准77项发布,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文物交流合作渐成规模。500余项文物出入境展览成为中外人文交流“国家名片”,40余家文博机构赴24国实施44余项联合考古。
资讯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发布者注册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T[telephone]}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宁夏红寺堡区弘德村:黄河水甜在心头 好日子还在后头
习近平出席第二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花游综述:中国队获4金2铜连创历史 部分项目人才空白仍需解决
珍宝海鲜舫沉没引关注,有香港海事专家质疑拖船方式不合理
珠江流域北江预计将发生特大洪水,广东启动防汛Ⅰ级响应!直击多地救灾现场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宁夏红寺堡区弘德村:黄河水甜在心头 好日子还在后头
习近平出席第二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花游综述:中国队获4金2铜连创历史 部分项目人才空白仍需解决
珍宝海鲜舫沉没引关注,有香港海事专家质疑拖船方式不合理
珠江流域北江预计将发生特大洪水,广东启动防汛Ⅰ级响应!直击多地救灾现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