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评论丨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分类: 评论

2022-07-26

昨天上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在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上发布。无论是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盛大举行,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大红楼成为首都红色新地标,无论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还是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盛大开园……每一件文化大事,都在大力推动全国文化中心、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同时,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7月25日晚上,2022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在石景山区首钢园开幕。王海欣/摄



人民群众向来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文化服务的主要对象。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北京市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围绕群众文化需求,提高文化发展水平,增加高品质文化供给,增进人民文化福祉,成绩有目共睹。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有没有感染力,要看它离群众有多近;有没有生命力,群众有最终的发言权。目前,北京全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超过98%,市区两级覆盖率达100%,基本形成“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惠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市民不仅能够欣赏经典剧目、感受多元文化,更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文化惠民工程没有因面向普通公众或者因其公益属性而降低标准和要求,而是真正把好作品奉献给市民,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此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文化创新为市民生活提供各种便捷,使得文化不断生长,城市活力源源不断。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的年度主题是“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赋能美好生活,是文化创新的目标,是群众的殷切期待,也对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文化如何更好地服务市民?不少嘉宾在论坛上建言献策。比如建议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诗”和“远方”实现更好联结、共创美好生活;建议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汇集各界力量,让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激发更大的活力;进一步发挥网络平台的桥梁作用助力“大戏看北京”的传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体会传统文化。无不是从增进人民文化福祉的角度,为文化创新出谋划策。



文化惠民不是让市民省几个钱的小事,在让文化走近市民的同时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才是意义所在。“北京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这里有说不完的北京故事、唱不完的北京颂歌、描绘不完的北京美丽画卷”,期待文化工作者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北京这块土地上感受北京的脉搏,感受北京的精神气质,创造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


来源:京报网

责编: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发布者注册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T[telephone]}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