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新闻频道 > 法治 > 正文

玉门市 “三向发力”加速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分类: 法治

2022-07-26

今年以来,甘肃省玉门市坚持把法治社会建设作为法治玉门、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民法治意识、基层创新治理、优质法律服务三个方向持续发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用法治护航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宁祥和。
深层次树立全民法治意识。结合玉门市实际,科学制定《玉门市“八五”普法规划》并形成决议,督促全市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结合行业职能科学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并贯彻落实,全面实施新一轮全民普法教育工程。推动“关键少数”学法用法。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法、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年终述法、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和年终学法考试、旁听庭审等制度。将普法工作列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和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文明城市创建考核重要内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高点推进,巩固提升法治公园、乡村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了以下西号川北镇村为主线的高标准法治文化阵地,截至目前,已建成乡镇法治文化阵地3个。积极争创下西号镇川北镇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六墩镇安康村、花海镇中渠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部署开展对村规民约、自治章程、居民公约进行“法律体检”,从源头提升基层法治化水平,培训村(社区)法律明白人443人,并全部参加考试拿到合格证书,基层依法治理不断加强。
多领域推进基层创新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打造“三级中心一张网”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为目标,以“5432”社会治理模式为统领,以政治强引领、法治强保障、德治强教化、自治强基础、智治强支撑的“五治融合”为抓手,整合部门职责和服务资源,将全市划分为550个网格,建立1807人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以乡镇、街道、园区为一级网格,行政村、社区为二级网格,村民小组和城市居民小区为三级网格,构建起了分层分级设置、扁平化管理运行社会治理网格体系,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条防线。持续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协调联动机制,规范有序推进“警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通过“四诊、四调、三裁、一诉”(“四诊”即个案会诊、现场会诊、集中会诊、联合会诊;“四调”即人民调解、诉讼调解、律师调解、联合调解;“三裁”即劳动仲裁、土地仲裁、法院速裁,“一诉”即法院诉讼)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居家式”服务,确保矛盾纠纷“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1-6月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社会矛盾纠纷625件,累计调处609件,调处成功率97.4%。
全方位供给优质法律服务。扎实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7个,并配备相应法律顾问工作室。组织全市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与14个乡镇(街道)签约成为法律顾问,落实每月轮岗坐班制度。今年上半年组织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15次,举办涉农、涉企法律政策宣讲17场次。市公证处和甘肃科证司法鉴定所以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办理国内民商公证事项301件,涉及农村、农民204件,办理司法鉴定28件,涉及有关农村、农民23件。健全完善“万所联万会”机制,组织动员3家律师事务所律师深入玉门市总商会、河南商会、会宁商会等6家商会以及所属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常态化、“法律服务进万企”“法律三进”等惠企活动,“万所联万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资讯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百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发布者注册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T[telephone]}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