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物
2022-08-03
1928年3月20日清晨。饱受两天酷刑的夏明翰被带至汉口余记里刑场,执刑官问他是否还有什么话要讲,他要来纸笔,饱蘸浓墨,用戴着铁铐的双手迅速写下那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写完后,将笔掷于地上,大声说道:“开枪吧!”28岁的夏明翰英勇就义。
时间往前推至2月28日,夏明翰不足20岁的弟弟夏明霹被敌人割掉脚后跟、穿透手心后,在武演坪刑场英勇就义。夏明翰牺牲后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21日,兄弟中被公认为最有才气的夏明震在郴州遇害,时年22岁。约两个月后,妹妹夏明衡在长沙牺牲,尚不足26岁。
世人尽知夏氏一门各个好儿郎,却不知女子亦豪杰。
夏明翰和妻子郑家钧
寸草春晖
这时,躲在外面的陈云凤、夏明震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一把利斧,快速劈开“牢房”窗子上的木条,夏明翰接过斧头用力砸开脚镣,跳了出来。
毛泽东曾说“夏明翰有一个好母亲”。
100多年前,荆楚秭归,夏天的一个傍晚,母亲陈云凤正坐在窗边的靠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轻声朗诵一首古诗。夏明翰好奇地问:“这是谁的诗?”“屈原的《橘颂》。”这时弟弟妹妹们也都跑过来围住母亲,“屈原是谁呀?”陈云凤温柔地放下手里的诗集,“屈原呀,那可是一位大英雄!”陈云凤慢慢地把屈原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小家伙们听得都入迷了,这可比夫子教的四书五经有意思多了!从此,陈云凤这位“铁面御史”之女便成了孩子们的老师,《离骚》《木兰辞》《满江红》《正气歌》……成了孩子们的日常读物。
不久,夏明翰和母亲乘坐一艘外国轮船从武汉到九江去。船上很多洋人,他们对中国乘客轻则指手画脚,重则打骂。夏明翰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外国人可以那么轻视中国人,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望着滚滚长江水,母亲拉着夏明翰的小手,“你能把你看到的情景吟出来吗?”看着有些为难的夏明翰,母亲启发着说:“你就把你看到的、心里想的都说出来,就可以了。”小夏明翰看着一艘艘挂着外国国旗的轮船在中国江面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想着刚刚轮船上看到的场景,他紧锁眉头,“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耍威风……”听着夏明翰这几不成诗的诗,母亲抚摸着他的头,鼓励着:“好孩子,继续说下去。”可夏明翰撅着嘴巴实在说不下去了,于是母亲说,“咱们把耍威风改成逞淫威就更押韵了。”接着母亲又在结尾帮忙续上了“国耻恨难消”,这便成了夏明翰最早的一首儿童诗。
1918年,夏家已举家迁回老家湖南衡阳。受新思想影响、积极上进的夏明翰常把《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带到家里来,爷爷夏时济气得吹胡子瞪眼,唯恐这个最看重的孙子给自己家族带来麻烦。一天,夏明翰跟母亲抱怨说:“今日国难当头,我们年轻,理当为国竭智尽心。当今第一件,就是要使民众觉悟,启民智,振民心,不如此,不能振国威,御外侮。您曾屡教我们效前朝英雄,孩儿不能老死户牖之下!”对于儿子的成熟,陈云凤非常欣慰,慨叹道:“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你们走你们的路,母亲绝不拦你们。”陈云凤和孩子们共同进步着。
很快,五四风暴席卷衡阳,夏明翰兄弟姐妹们加入到革命的洪流里。查禁日货是当时反帝斗争的主要内容之一。夏明翰带领弟妹们把当地富商官绅隐藏的日货全都搜出来烧了。就连爷爷夏时济藏在书房夹墙中的宝贝日货也被他们翻找出来烧了。这些商绅们气得受不了,让夏时济出来管教管教他的孙子们。
夏时济早就对这个叛逆的孙子怒火中烧,于是下决心执行家法,他让人把夏明翰囚禁起来,气急败坏地宣布:处以极刑——沉塘。
听到这个消息,陈云凤大惊,思来想去决定帮助儿子逃跑。她悄悄召回读书的夏明震商讨此事。
秋风阵阵,整个夏府却一片沉闷。这天太阳西斜的时候,夏府门前来了一顶布篷小轿。原来是夏明翰父亲生前好友、衡州名士李乡绅。一番客套后,李乡绅说明来意,他是专门来请夏时济去自己家磋商为吴佩孚在衡州岳屏山上立功德碑的事。这可不是小事!向来对吴佩孚毕恭毕敬的夏时济不得不去,动身前,他特意来到私牢前,叮嘱守牢的老邓头:“一定要严加看守,不能让这小子逃走。”老邓头吓得连连点头。
掌灯时分,陈云凤让人端着几碟香喷喷的荤菜,一壶老酒,过来了。“邓伯,这阵子辛苦了,饿了吧,今天老爷不在,难得的机会,赶紧喝杯酒吧。”
老邓头原本酒瘾不小,可老爷特意吩咐过,陈云凤左劝右劝,他也只是轻轻沾一点。陈云凤赶紧去了厨房,很快一大碗香喷喷的花生米被小丫头端了上来。放好了菜,小丫头交待:“邓伯,少夫人特意又给你加了一个下酒菜,她就不过来了,你慢慢吃吧。”说完扭头回去了。
老邓头看着金灿灿、香喷喷的花生米,想着少夫人也回去了,终于坚持不住,没喝多久便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
这时,躲在外面的陈云凤、夏明震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一把利斧,快速劈开“牢房”窗子上的木条,夏明翰接过斧头用力砸开脚镣,跳了出来。
见到了被关了几天的儿子,陈云凤来不及伤心,把提前准备好的包裹给夏明翰背好,“孩子,赶紧走吧。”夜色凄迷中,陈云凤和夏明震一起护送着夏明翰来到湘江码头,那里停着一条早已准备好的小船。临别前,陈云凤再三叮嘱:“独自远行,要好自为之。平时我给你讲的那些话,你要记在心里。一定要走正道,有骨气,为弟弟妹妹们带个好头。”
夏明翰出走之后,陈云凤领着儿女住进江东岸河街一所平民住宅,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来家里做客的都是孩子们的同学、朋友,一班新青年,比如蒋先云、黄静源、毛泽建等等。孩子们常常在一起学习,探讨救国救民的道理。年过半百的陈云凤给孩子们当起了保姆,辛勤地照料他们的食宿。为了支持子女和他们的朋友们,她甚至去变卖首饰,鼓励儿子、女儿一个个走上革命道路。夏家成为衡阳著名的革命之家。
受孩子们思想的影响,陈云凤也参加了革命。1922年,她当选衡阳县参政议员,成为衡阳县第一位女议员。
1928年3月,遍体鳞伤的夏明翰在狱中写给妈妈的遗书中说道:
亲爱的妈妈:
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
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折磨。亲爱的妈妈,你和他们从来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
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几个子女先后牺牲,陈云凤化巨大的悲痛为力量,继续为革命事业积极奔走呼号。晚年她自号“衡岳老人”,孤独地生活,闭门读书,吟诗作赋。但她从来不消极对待人生,70岁时仍在家设馆教学,向贫寒子弟传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1944年,日军攻打衡阳。陈云凤以75岁高龄仍奔走呼号,为抗日将士募捐。
红豆相思
无数个不眠之夜,太累了,撑不住了,她就偷偷拿出那颗丈夫送给她的唯一礼物细细抚摸。
1923年6月的一天,炎炎夏日,夏明翰等工人运动领袖带着长沙的工人和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正当队伍喊着口号行进时,停泊在湘江中的日本军舰派兵登陆,竟公然开枪镇压游行示威的人群,枪声响起,走在队伍前面的夏明翰眼看要被击倒,千钧一发之际,队伍中一个小个子姑娘挺身而出一把推开夏明翰,夏明翰躲过一劫,而女孩右臂中弹负伤。这个女孩就是长沙工厂的湘绣女工郑家钧。这是夏明翰与郑家钧的初次邂逅。
事后,夏明翰对她很感激,时常探望她,在日后的交往中两个思想一样进步的青年越来越惺惺相惜。提起郑家钧时,夏明翰总是腼腆地笑笑:“家钧好,家钧好。”提到夏明翰,郑家钧也总是羞涩地称赞:“夏明翰顶强的。”
1926年农历九月初四,在毛泽东的撮合下,两人结婚了。这天,长沙清水塘4号一个简陋的房间里,摆着一张床、一张方桌和几条长凳。屋里热闹非凡,何叔衡、李维汉、谢觉哉、郭亮……大家聚在一起,祝福声此起彼伏。大家还赠了这对新人一副对联,挂在洞房的帐帘两边,“世上唯有家钧好”“天下谁比明翰强”,为新房增添了欢乐,也给这对患难夫妻无限的温暖与鼓励。
婚后,夫妻俩搬到长沙望麓园1号,同毛泽东、杨开慧夫妻同住一个院子。一天,夏明翰工作回来,一进门就听到妻子愉快地哼唱:“金花籽,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话。今天望,明天望,只望老天出太阳;太阳一出照四方,大家喜洋洋……”
夏明翰吃惊地问:“家钧,你唱得真好听!从哪学的?”
“开慧姐姐教我的!”郑家钧欢喜地说。自此,夏明翰开始认真教妻子学文化。他们有了一个约定:工作之余,不访亲不访友,一心一意学文化。
夏明翰拟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先从“一二三四”教起。因为一字包含太多意思,光是这个字就教了一个晚上。夏明翰很认真,直到郑家钧会用一字连句才结束。后来越学越难,郑家钧开始有点打退堂鼓了,“我怕我学不好,也怕学了以后没什么用。”夏明翰鼓励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革命,学文化也一样是为革命。”讲完数字,接着是“衣、食、住、行”。夏明翰找来了看图识字课本,每一种选取一页,先看图,后识字。他讲“衣、食、住”都是工农创造的,可是工农却无衣无食无住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工农的劳动成果都被资本家和地主霸占剥削了。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提高郑家钧的文化水平,夏明翰还经常在她操劳家务之时,选一些文件和报刊逐字逐句给她念,给她讲。有一天,夏明翰念到“工业无产阶级……却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时,郑家钧说:“我们厂里很多人说当工人没有出息,说这个工字上不能出头,下不能伸脚,出头便入土,伸脚就要下阴司地狱了。”
夏明翰听后哈哈大笑,“我们这个工字就是要出头,什么都不怕,再大的压力也要顶住,顶住了就可以称王了。但是我们是无产阶级,我们要解放大多数的人。我们不但要顶住压力,还要冲破压力,要敢在王爷头上坐江山,向王爷发号施令。家钧,你说我说的是哪两个字?”“一个是王字,一个是主字。”郑家钧快速地答道。“对,这个工字也可以下地的,下地了就会变成一个干字,就和幹是一个意思了。现在书上还没有这个字,将来大家用多了,便会成为一个字了。”“我们就是要联合起来干革命。”
夏明翰认真地教着郑家钧文化知识,郑家钧飞快地进步着。
一次夏明翰办完事回来,破天荒地给郑家钧带回一件礼物。当他从纸包里取出一颗红灿灿的珠子时,郑家钧高兴坏了,“为什么要送我一颗红珠呢?”夏明翰也不答话,笑着打开包红珠的纸,郑家钧看见上面还写着一首诗:“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不求白头偕老时,唯图两心常相印。”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夏明翰急匆匆赶回家中,组织上决定派他去湖北省委工作,他特地回来同妻子和刚刚两个多月的女儿告别。夏明翰本想叫妻子跟他一起去武汉,但郑家钧怕带着那么小的孩子反倒成了丈夫的累赘。夏明翰觉得有道理,决定待形势好转再来接她们母女。次日清晨,雪花纷飞。夏明翰踏上征程,郑家钧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此去竟是诀别。
就义前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夏明翰给妻子写道:
“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最后,禁不住强烈的爱恋和思念,夏明翰用嘴唇和着鲜血,在信纸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吻痕……
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郑家钧极度悲痛。因为国民党反动派要斩尽杀绝,夏家显然已经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女儿,为了夏明翰唯一的血脉,她推着一辆三轮车,拉着女儿,装上仅有的家当,四处辗转。1930年,她来到上海做佣工,为富家即将出嫁的小姐做嫁妆。那时的嫁妆都是手工活,包括被面、桌布、衣领、衣袖,墙上的挂画和对联等都是手工刺绣,书签都要绣上几百个。小姐出嫁后,公公婆婆家的每个人及亲戚都要送上一套。郑家钧整整用了3年时间才把那位小姐的嫁妆做完。这可能是她最累也最安定的一份工作了。
郑家钧靠着给有钱人家刺绣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同时,她还担任着另一份工作——地下交通员,为上海党组织保管文件,按指定地点把文件交给指定的人,为党内重要文件的收藏和传递提供方便。无数个不眠之夜,太累了,撑不住了,她就偷偷拿出那颗丈夫送给她的唯一礼物细细抚摸。
新中国成立后,郑家钧在长沙一个街道找了份普通工作。她从不提自己的过往,上班之余,仍然接一些刺绣的活干。直到年纪大了,眼睛不行了,她才放下了这个手艺。退休后,她依靠给人糊纸盒子勉强度日,直到1975年去世。
同气连枝
1930年,邬依庄带人活捉了伪湖南省反省院院长袁筑东,在押回总部的途中与国民党军队遭遇,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
夏明翰与大姐关系亲近,他从衡阳去长沙,多半就住在大姐夏明玮家里,除了革命工作,抽空还教外甥邬依庄读书识字,同时灌输一些革命的思想。大姐知道夏明翰是与何叔衡、毛泽东等人一起从事革命活动,一直尽其所能的支持,因此大姐的家成了夏明翰活动的一个固定又安全的地方。
1927年中秋节,长沙皓月当空,方桌上摆满各种糕点。大姐夏明玮却忧心忡忡,想着上个月,三弟夏明翰在自家楼上和几个地下党员碰头后,就音信皆无了。想想那次见到的三弟,更瘦了,头发、胡须都很长,也来不及去理理。三弟6月才被从武汉调回长沙,担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最近长沙还处在“马日事变”后的白色恐怖中,国民党新军阀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野蛮屠杀,情况太危险了。往年弟弟妹妹们都会聚一聚,如今,一个都没来。不知道他们情况如何。
突然,敲门声响了起来。她赶紧冲过去打开门,站在门外的正是笑着望着她的夏明翰。她赶紧一把把弟弟拉进门,上下打量着越发消瘦的弟弟,担心地说:“又黑又瘦,你要不说话,我都快认不出来了。赶紧收拾一下,我给你弄点吃的。”夏明翰一边大口吃着,一边跟姐姐说:“今晚会有几个新同志过来。”夏明玮说:“现在外面形势越来越紧张,我太担心你们了。”看着愁眉不展的姐姐,夏明翰笑着安慰:“姐姐你可是校长呀,不要那么多愁善感,要革命哪有不牺牲的。”“话是这么说,你们还是小心点好。国民党现在大有赶尽杀绝的架势。”“放心吧,我们现在都是很小心的。你看今天我们就是以中秋赏月为名过来开会的。”夏明玮拍拍弟弟的肩膀,站起来。“你先吃着,今天过节,又有人过来,我得去多准备一点吃的。”
很快,夏明玮家二楼光亮的圆桌上,摆满了月饼、芝麻糖、花生等各种小吃。换了长衫的夏明翰和省委几名同志围桌而坐。大家商量的主题是针对前一段反动派的疯狂杀人如何反击。几个人各抒己见,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夏明翰提出的,将警告信和传单投到反动政府的各个机关,表明共产党就在他们身边,警告他们不要残害百姓。商量好后,大家一个个走下楼。夏明玮有心留弟弟住下,夏明翰握着姐姐的手说:“最近敌人搜查得很严,天亮之前,我们必须全部隐蔽起来。”几个人就趁着月色匆匆离开了。
1928年3月,夏明翰就义前写信安慰大姐道:
“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受母亲及几个舅舅、姨母的教育影响,夏明玮的儿子邬依庄,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在红军攻打长沙时参加革命。1930年,他带人活捉了伪湖南省反省院院长袁筑东,在押回总部的途中与国民党军队遭遇,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
消息传来,悲痛欲绝的夏明玮挥泪成诗:“漫道他乡似故乡,孤飞雁字不成行。闲愁有似三湘水,春梦犹如午夜霜。”写完后寄给了母亲陈云凤。这位已先后失去了4个儿女的母亲,看到大女儿的来信潸然泪下。却强忍悲痛迅速回诗一首,安慰、鼓励女儿:“雁断何须添烦忧,自有旌旗映红楼。好护瑶琴弹旧曲,莫将凤纸写离愁。”
血脉相承
她安静过着自己平淡、俭朴、与世无争的日子——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革命先烈夏明翰的后人。
“赤云孤苦望成全。”除了母亲、姐姐、妻子,夏明翰始终牵挂的可能就是女儿“赤云”了。取名赤云,是希望女儿将来继承他的革命事业,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夏明翰牺牲时,小赤云还不满6个月。
夏明翰生前曾叮嘱妻子,不能把孩子送回夏家,那时衡阳夏家的儿女几乎都参加了革命,搞工运、农运,太出名了。所以小赤云出生后就一直住在长沙郑家,由外婆带大。
赤云小学还没毕业,日本人就打进来了,妈妈带着她逃到郴州,后来又转到国民党湖南省临时政府所在地耒阳,凭借一张难民证她在湘南临时中学断断续续读了3年。
“你从小没有父亲,没有了依靠,一切只有靠自己。”这是赤云小时候,妈妈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她一直牢记。
妈妈那双绣花的手不能做家务,因为一旦变粗糙,就不能接活来做了,13岁的赤云承担起几乎所有的家务,早晨起床后洗衣、做饭,放学回来提水、砍柴。真是“朝挖野菜和根煮,暮折生柴带叶烧;长年都吃糜烂米,历尽艰辛度日难;隐姓埋名避居此,母女相依盼天光”。
抗战胜利后回到长沙,她考入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那段时间,学费上有父亲战友的支援,日子还算好过些。1949年,赤云顺利考入武汉大学,可惜仅仅读了半年,就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转入北京农业大学,因为农大当时对烈士遗属实行免费供给。
毕业后,赤云服从组织分配,先后工作于江西的赣南、宜春、九江等地。因为从事的是有色金属勘探开采工作,常常要在深山荒岭跋涉扎根,条件十分艰苦,但她从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一直默默工作,直到退休。临退休时,有同学告诉她,她是可以享受离休待遇的,只要有人证明。但她没有去找,也没有去办,只是简简单单做一个普通人,不自卑,也不羡慕别人,安静过着自己平淡、俭朴、与世无争的日子——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革命先烈夏明翰的后人。
资讯来源:京报网
责任编辑:百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发布者注册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T[telephone]}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6月20日起 河北石家庄站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高新区(新市区)2022年“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成功举办
内江爱琴海购物公园合作伙伴大会圆满落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一届党委班子亮相,有8位“新面孔”
名校来了|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计划招生2500人 高起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2就业蓝皮书:苏杭、成都毕业生流入增长明显,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6月20日起 河北石家庄站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高新区(新市区)2022年“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成功举办
内江爱琴海购物公园合作伙伴大会圆满落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一届党委班子亮相,有8位“新面孔”
名校来了|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计划招生2500人 高起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2就业蓝皮书:苏杭、成都毕业生流入增长明显,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