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娱乐
2022-08-05
第十七届文华奖北京市参评剧目话剧《香山之夜》专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召开。《香山之夜》的编剧李宝群,主演王斑、方旭等主创团队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等专家,围绕作品的政治性、艺术性及下一步细节完善等内容进行专题研讨。
话剧《香山之夜》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出品,于2021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进驻香山72周年之际在首都剧场正式推出。该剧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打造的舞台剧作品,也是北京人艺近年来第一次创排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被列为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50部作品之一。当年10月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闭幕式演岀,获得优秀剧目荣誉。
北京人艺艺术处处长吴文霞介绍,该剧创作过程中不断打磨修改,到2020年12月29日,已经改到第八稿。2021年2月2日至2月6日在首都剧场内部演出了5场,请各方面专家看戏,听取意见,在创作当中继续修改。3月25日正式首演,正好是中共中央进驻香山72周年。“2021年,该剧一共演了56场,下基层19场,对于人艺的作品来说,一年演出这么多场是很少见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表示,《香山之夜》不仅是很好的党史教材,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个戏选取了中共中央进驻香山这一关键节点作为艺术表达,选材非常好。“该剧不仅表现历史的流程,更是围绕着人性、人的命运、人的内在情感展开,让历史更迭中的两位关键人物展开了灵魂对话、历史回望、精神对比、意志较量,充分利用了舞台的假定性,让毛主席和蒋介石隔空对话,谈成败、论得失、数风流、看历史。可以说是特殊的题材,特殊的时期,用特殊的方式,表现出特殊的艺术韵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戏剧评论家刘平说,“我把这个戏定位于一部心理剧和反思戏。这个戏只有两个人物,但是实际上是对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一次高度概括和总结,是通过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代表人物来谈论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问题,最后落实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真理。这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也是观众最渴望、最愿意看到的。”刘平还建议,下一步修改希望能进一步深挖两个人物的心理,把一些细节展示得更加充分。
在《香山之夜》中扮演毛泽东的北京人艺演员王斑感叹道:“演这个戏,确实压力很大。因为我知道这个事情的重要性。”王斑坦言,如何塑造好毛主席的形象对他来说是最难的,“因为这不仅是个艺术形象,还是个政治形象,我要演一个伟人。我用了各种方式,从外到内去接近他、塑造他。我不是特型演员,但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观众走进剧场时,看到一个演员接近主席的状态。为此,我们都大量阅读和学习各种资料,我去了四次香山、三次双清别墅。我们都有共同的认知,就是面对这样的戏,艺术上必须拒绝平庸。”
扮演蒋介石的特邀演员方旭,则一直强调自己演出《香山之夜》是来“学习”的,他说:“北京人艺是国家戏剧的殿堂,这个戏从排练到演出,可能是我经历的时间最长的一个戏。整个创作过程对我来都是学习。我们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都希望让大家看到两个鲜活的人,有血有肉的人。在后面的演出过程中,我们也会听取专家意见,继续丰满人物的细节。”
该剧9月在京将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资讯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晨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发布者注册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T[telephone]}
相关阅读
-
刘华委员:建议对剧本娱乐项目加强规范监管
人民网
-
齐齐哈尔首家大型室内集成式娱乐项目投入运营
人民网
-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何能60多年久演不衰?
中国青年网
-
舞蹈剧场《火车站》即将“进站”
中国青年网
-
美食+故事!《食遇人间》3月9日开播
中国青年网
-
我们该如何从恋综中“指认”爱情
中国青年网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6月20日起 河北石家庄站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高新区(新市区)2022年“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成功举办
内江爱琴海购物公园合作伙伴大会圆满落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一届党委班子亮相,有8位“新面孔”
名校来了|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计划招生2500人 高起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2就业蓝皮书:苏杭、成都毕业生流入增长明显,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6月20日起 河北石家庄站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高新区(新市区)2022年“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成功举办
内江爱琴海购物公园合作伙伴大会圆满落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一届党委班子亮相,有8位“新面孔”
名校来了|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计划招生2500人 高起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2就业蓝皮书:苏杭、成都毕业生流入增长明显,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