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新闻频道 > 历史 > 正文

包茂红评《极简英帝国史》︱全球经济史视野下的英帝国

分类: 历史

2022-08-07

在世界历史上,英帝国曾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它的鼎盛时期,英帝国的面积是英国面积的125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如果以英格兰人从17世纪初移居爱尔兰的阿尔斯塔地区算起,英帝国经历了兴起、形成、扩展、衰落、崩溃等多个阶段,直到1997年终结。在这近400年的时间里,英帝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展演了一曲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的戏剧,时而威武雄壮,傲视群雄,时而离心离德,无可奈何。但是,这部由英国殖民者和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共同谱写、内容丰富多彩的戏曲,曾经被或从宗主国、或从殖民地角度肢解得简单片面,令人兴味索然。近年来,英帝国史研究经历了“网络”或“文化”转向,复杂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重构。与历史本身的复杂相对应的是历史编撰的大部头和多卷本,这对专业历史学者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但对绝大多数读者而言,一本简明扼要、视角新颖、适合时代需要、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的著作既是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需要,也是从历史关照现实和思考未来的需要。秋田茂教授的《极简英帝国史:来自亚洲的思考》就是这样一部著作。
在传统的历史叙述中,最常采用的视角就是民族国家史和世界史。民族国家史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叙述它的兴衰存亡史。世界史名义上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但在实际上却变成了世界上大国历史的混合体,或者把纷繁复杂的历史简化成几种生产方式去套各大国或地区的历史。显然,英帝国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也不是一个世界整体,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客观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主义史学逐渐变成以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主要书写对象的历史,并与帝国史学和殖民史学针锋相对。这种两极对立的思维随着殖民帝国的崩溃和新世界体系的建立而发生变化,逐渐被纳入到世界体系理论中,演变成从宗主国看世界的世界体系和从殖民地看世界的依附论。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视角最后在某种程度上达致殊途同归,前者发展出边缘可以上升为半边缘或半中心的观点,后者提出了依附性发展的新解释。显然,其中蕴含的还是欧美中心论,对已经获得民族独立的先前的殖民地和保护国、现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心甘情愿接受的理论。

就英帝国史研究而言,有两部书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八卷本的《剑桥英帝国史》和五卷本的《牛津英帝国史》。前者出版于1929到1959年,前三卷是按时间顺序对英帝国史进行概览,后五卷是按不同的殖民地和自治领进行分别论述。虽然第三卷直到1959年才出版,但仍然按原计划将叙述截至于1925年。由此可以看出,这是在英帝国史发生转折之前策划的丛书,因而它既不是完整的英帝国通史,还洋溢着盲目乐观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19世纪盛行的帝国史观和殖民史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忠于和弘扬建立英帝国的崇高目的,强烈信仰英帝国对于人类历史和未来的巨大价值,坚守英国中心的观点和盎格鲁——撒克逊价值观。后者出版于1999年,此后还陆续出版了系列指南,从专题角度对按时间顺序叙述英帝国史的欠缺进行补充,对通史中不能深入论述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总主编罗杰·刘易斯的阐述,编辑五卷本《牛津英帝国史》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英帝国兴衰的全面概览,探讨英帝国主义对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含义,研究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主题的英帝国史的意义。与主要在战间期成书的《剑桥英帝国史》相比,《牛津英帝国史》不但是一部完整的通史,还根据时代需要拓宽了研究范围,更重要的是对英帝国史做出了比较完整的论述,既看到了作为统治者的英国人的历史作用,也没有无视作为被统治者的当地人的历史能动性。进入新世纪后,英帝国史研究在拓展主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范式,例如网络理论,就是把英帝国看成一个由网络形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中心。换言之,这个整体也可能是无中心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突破了英帝国史研究中的欧美中心论或两极对立的观点,使之进入到一个新境界。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关注英国史和英帝国史研究。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后,与英国在国际事务和瓜分殖民地上多有合作。战后日本兴起的现代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史学都以英国史为原型,探求日本史和东亚史与英国史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然而,随着日本的再次快速崛起,日本学术界不再满足于在解释历史时跟在西人后面亦步亦趋,转而寻求日本和东亚历史的主体性。运用今西锦司的生态学理论,梅棹忠夫提出了文明的生态史观,指出日本进入近代不是模仿英国、而是与英国平行并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川胜平太利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提出了文明的海洋史观,指出资本主义是从亚洲海域孕育的,日本的工业化是从进口替代的脱中华化转向出口导向的主导东亚经济的工业化。这些先行研究传递的最重要的思考在于从日本和东亚出发重新思考近现代世界史以及凸显日本和东亚在其中的作用,进而对其重新定位,从而形成与日本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相称的学术地位。

秋田茂教授也采用了这种思路,从亚洲出发考察英帝国史。与此同时,他还借鉴了全球史的思路,注重对英帝国内外的联系性的探讨和对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类型的殖民地进行比较。例如,英国工业革命无疑是英国史和英帝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但从不同视角观察会得出不同结论。简单来说,如果从英国史内部来解释,就会强调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主导作用,强调工业革命导致英帝国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帝国的转变。但从全球史视角来观察英国工业革命,就会强调全球贸易带来的资本积累、市场需求等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发现英国工业革命其实就是为了应对来自亚洲物产的冲击而推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从而凸显了亚洲贸易和物产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欧洲中心论。扩而广之,采用从亚洲出发的全球史视角,就能勾画出一幅与英国人编撰的英帝国史不同的画卷。其独特之处在于:第一,凸显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和印度在英帝国兴衰中的、能动的重要作用。第二,从与亚洲的联系出发重新认识了英帝国扩张和收缩的动力。第三,以印度为重点重构了作为有形帝国一部分的南亚与作为无形帝国一部分的东亚之间的复杂关系。第四,通过发掘英帝国史中的亚洲为理解战后亚洲的崛起提供了历史依据。

主要内容:全球经济史叙述
1984年,日本举办了社会经济史学会的大会,主题是近代亚洲贸易圈的形成与构造。受到角山荣学术影响的杉原薰、滨下武志、川胜平太从不同角度和地域入手,集中研究亚洲经济圈或亚洲内部贸易圈。杉原薰以印度为重点探讨亚洲内部贸易,进而把它与亚洲和欧洲的贸易进行比较,得出了在1880年前亚洲内部贸易超过亚欧贸易的结论,反驳了认为欧洲东来迫使亚洲进入近代的传统观点。滨下武志以中国为重点探讨以朝贡贸易为核心的亚洲经济圈的历史,揭示了欧洲殖民者东来时在经济上不得不借助于亚洲经济圈的、被隐藏的历史。川胜平太以日本为重点分析了日本工业化的独特道路,指出日本工业化在经历了江户时代的勤勉革命基础上利用亚洲区内贸易、以物产组合的方式实现了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从而走出一条独特道路。尽管他们的研究各有重点,观点也不尽相同,但都通过研究亚洲区内贸易发现了亚洲历史的连续性和自主性,挑战了传统的、只见人和制度不见物产的、带有明显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观点。
社会经济史学派的研究成果在日本内外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在日本学术界,引发了在世界经济史中如何思考亚洲、如何思考日本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陆亚洲和海洋亚洲的划分,逐渐清晰了日本在亚洲地域秩序中的位置,进而为日本向何处去找出了顺理成章的历史依据。换言之,日本世界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目的就是给作为“半主权国家”的日本找寻建立在历史基础上的出路,同时突出日本在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国际学术界,日本学者的研究对“加州学派”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奠基作用。加州学派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和注重整体联系而改变了中西出现大分流的时间和动力。在比较中,彭慕兰提出了英格兰和中国江南分流中偶然因素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欧洲中心论。在整体研究中,贡德·弗兰克刻画了1800年前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欧洲如何在亚洲贸易中获利的流程和原理,其实就是从全球史的视角重新认识了欧亚的不同角色和地位变化。
从秋田教授的学术简历来看,他也是这场交响乐的、不可缺少的合奏者之一。在上个世纪后期,他主要研究英帝国和印度的经济关系史。进入新世纪后,研究范围扩大,从全球史视角关注亚洲经济关系和亚欧分流问题。另外,他还积极译介欧美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曾两次赴英国伦敦大学访问研究,用英文发表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这个角度看,他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汇入了相关研究的国际潮流,2012年出版的《极简英帝国史:来自亚洲的思考》就是这个潮流中独具特色的成果。

一个英国家庭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生活情形。他们使用许多印度的仆人,过得既不是纯英国式生活,也不是印度生活,而是混合两种形式的生活方式。

就经济史而言,英帝国史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帝国内部的经济联系及其升级,英帝国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关系,帝国经济与政治、军事和战略等的关系。英帝国内部的经济关系涉及贸易、物产和金融。这三方面的此消彼长不但带动了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推动了英帝国的扩张、收缩、甚至崩溃。其中,英国与印度殖民地、印度殖民地与作为非正式帝国的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关系,或者说英帝国与亚洲贸易圈的经济关系无论是对英国经济还是对英帝国经济的演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英帝国是一个世界性帝国,但它与其它国家、尤其是西、葡殖民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法兰西殖民帝国、美帝国、日本帝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而言,正是在与同时期的欧洲殖民国家的经济竞争中建立了英帝国,正是在与美帝国的金融竞争中瓦解了英帝国。其中英日同盟在金融上帮助日本战胜了俄罗斯帝国,但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反噬了英帝国,在战后的对外援助(科伦坡计划)中甚至逐渐销蚀由英国主导的局面。经济在帝国的盈缩中有时独立发挥作用,但在很多情况下是与政治、军事、战略和外交等共同作用的。殖民是赚或赔不但影响了帝国的殖民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帝国的组成形式。但经济情况并不是影响帝国的唯一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战略考虑、殖民地的反抗、军事力量的对比等都与经济关系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总之,秋田教授延续了日本经济史学界注重经济史和经济联系的作用的思路,在自己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和借鉴日本经济史研究和加州学派的成果的基础上,结构出具有自己特点的英帝国史。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帝国史研究注重政治和军事以及战略因素作用的现状,但在强调生产、贸易和金融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其它因素以及内外关系的作用。换言之,《极简英帝国史》是建立在全球经济史基础上的、突出了英帝国与亚洲经济联系的整体史。
简明扼要:学术史与场景感的融合
在有限的篇幅中勾画出英帝国的兴衰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极简英帝国史》从理解国际局势变化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理解英帝国史的必要性,吸引了各个层次读者的注意。然而,历史学家的著作不能不重视学术性,但又不能用专题著作的写法来写,作者采用了把学术史介绍和场景化写作结合的方式来平衡学术性与可读性之间的张力。学术史介绍使读者能够把作者的研究置于学术谱系中来认识,也为读者进一步深入思考提供了线索和可能。场景化既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又有助于深入历史现场,形成历史思维,加深对历史解释的理解。可以说,《极简英帝国史》是一部重点和特点突出、读起来不枯燥又发人深思的、简明扼要的英帝国通史。
作为深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之苦的民族和国家,中国的殖民主义史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中国学术界重在揭露和批判殖民主义和殖民统治的罪恶,论证民族解放运动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国学术界逐渐把研究重点转向殖民主义和现代化的关系,在“双重使命”理论指导下改变了重在揭批殖民主义破坏性的导向,转而适当发掘其建设性的一面,并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辩证统一关系。就英帝国史而言,虽然这个名词耳熟能详,但真正的学术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大都是在殖民主义史的框架下从先前的殖民地和保护国出发对英帝国史的某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在中英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时,曾经掀起了一个研究英帝国史的小高潮,国内学术界在不同时期还翻译了一些国外学者出版的、论述重点不同、风格各异的著作。直到2019年,由钱乘旦教授主编的八卷本《英帝国史》出版,呈现了中国学者对英帝国史的系统研究和自己的思考。这为中国读者全面认识英帝国史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提供了学术支撑和参考文献。
即使如此,在全球化和快节奏的时代,以经济史为重点、从亚洲出发、简明扼要的《极简英帝国史》仍是不可替代的,值得中国读者阅读,并就其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资讯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发布者注册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T[telephone]}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