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文明分变消费券?涵养文明要让人看到改变之利

分类: 评论

2022-08-22

在村子里的便利店,买上两大袋方便面和一提卫生纸,原价合计60元,但用上一张“满50减25”消费券,最终只要付35元。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不少村民享受着这样的实惠。不过这一福利不是镇上和商家的直接补贴,而是村民靠自己的文明行为“赚”来的。

原来,为了吸引村民更多参与村域治理,妙峰山镇创新方法,探索开发“文明积分银行”,建立了一套积分奖励制度。村民投身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宣传、上报问题点位等,都能赢取积分,进而折算成看得见、用得上的消费券。触手可及的“获得感”,极大调动了村民文明生活的积极性。当地干部坦言,期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村庄和村民之间形成一种纽带,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把“任务”转化为“激励”,这一探索当中的治理智慧,对于我们开展类似工作具有相当的启示价值。随着城市精细化治理走向深入,过去很多被忽视的问题浮现出来,从行车礼让,到垃圾分类,从控制吸烟,到噪声防治,都成为重要的文明课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一个行为习惯的重塑过程。跳出熟悉的行为框架并非易事,要帮助大家克服惰性,就须得拿出些新鲜的、激励性更强的法子。

移风易俗知易行难,加大宣传、强化监督等都是务实之举,而妙峰山镇这样的尝试,即时正向反馈的效用也不可低估。心理学研究认为,习惯不能被抹掉,只能被替换。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如果人们能够迅速尝到新习惯的“甜头”,那么行为的天平就会开始倾斜,不断重复、反复强化,再切身感受到大环境文明指数的提升,新的习惯也就悄然建立起来。

今天的北京已是一座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人的现代化大都市,在快步迈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进程中,理应发展出与其匹配的公共守则与文明风貌。想方设法给市民更多即时正向的反馈,相信会带动起更多人践行文明的自驱力。

资讯来源:北晚在线

责任编辑:米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发布者注册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T[telephone]}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